近年来,保险行业发展较慢,保险费快速增长强大,以万能险为代表的财经型保险快速增长更加快速增长。在“低利率、资产耕、成本刚性”等有利环境下,保险公司以低收益更有保险费,投资偏执入,较短钱宽配上,缩放了经营风险。参照中国报告网公布的《2016-2022年中国保险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竞争战略研究报告》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黄蕾)对于轻资产属性较强的保险业来说,资产负债管理是要求命运的关键准绳。如何通过资产末端、负债端的良性对话构建动态平衡、防止系统性风险,已沦为监管与企业的联合愿景。今日,上海证券报记者得知,日前保监会公布《关于征询对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的意见及积极开展行业测试的通报》,而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的顶层设计及整套制度计划于今年年底月公布,自2018年起开始试运营。这意味著,保险业将要步入又一个最重要监管工具——资产负债管理。谈到这新工具的意义时,多位业内权威人士向记者回应,于机构而言,可提高产品定价与资产管理“两张皮”等问题,从而影响到经营模式的改变;于行业而言,不利于重返保险本源和引领保险资金“脱虚向实”,充分发挥长年务实的风险管理和确保功能,更佳地服务实体经济;于监管而言,可前瞻性地掌控保险公司的期限错配、利差损、流动性等风险情况,不利于填补监管短板,提高监管效能。保险监管新的工具来了仍然以来,偿付能力充足率被视作保险监管的核心标准。但随着以风险为导向的“债二代”新的监管体系的落地,资产负债管理这一更加多元、更加非常丰富的新监管工具应运而生。
保险资产负债管理诞生 险企经营上一张模式将生变“抢庄牛牛”
2021-03-21 11:53